现在时间: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许昌双拥

官兵身边的“星”

时间:2015-05-13 00:00   来源:   作者:魏东雅 通讯员 张启明 罗新建阅读次数

 在豫西伏牛山深处一个叫做“哑巴沟”的山坳里,长年驻守着一支部队。家在鄢陵的曹四军军校一毕业便被分配到这里,一待便是15年。尽管这里地处偏僻、环境恶劣、工作危险,但是曹四军把它当做历练自己、实现军旅梦的最佳舞台,如今,他早已成为部队官兵心目中一颗耀眼的“星”。

  给官兵

  一个温暖的“家”

  2003年3月,时任军医的曹四军兼任分库勤务队指导员,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政工书籍,迅速成长为基层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

  山沟里条件艰苦,生活单调,没有娱乐场地,没有澡堂,连来部队看望士官的家属也没有地方住,曹四军带领战士在营区修建了综合训练场、澡堂和士官公寓,战士们拥有了真正的“铁打的营盘”。山上多奇石、树根,他便因地制宜,开展山沟文化活动,组织奇石展、根雕比赛,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

  对过惯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常会到山中领略自然风光,而对于这里的官兵来说,长年驻扎在荒山就意味着危险,位于荒山野岭中的3个哨所夜里常有野猪、毒蛇出没,部分新战士还会因此心惊胆战。为此,曹四军坚持每晚后半夜查一次哨,陪大家站一会儿岗。一次深夜查哨,驻地刚下了场大雪,通往哨所的崎岖山路湿滑难行。突然脚下一滑,曹四军滚下了10多米深的山沟。闻讯赶来的妻子看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心疼得只掉眼泪。可曹四军却说:“我每到一次哨所,就能给执勤的战士一分温暖。这是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

  给战士

  一双奋飞的翅膀

  面对“抬头是荒山、低头乱石滩”的艰苦环境,引发了很多新入伍官兵的抱怨。入伍前曾是宾馆三级厨师的勤务队战士郑金岭就发起了牢骚:“在这破山沟里当两年兵,还不如在家打半年工!”

  得知这件事后,曹四军通过谈心和问卷调查发现,不少官兵都存在这种想法,他心里顿时沉甸甸的,随即展开了“入伍当兵干什么、扎根山沟为什么”的大讨论活动,并请原单位战友回部队给大家开讲座,组织大家到修建仓库时牺牲的12名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学习他们献身国防的感人事迹……一件件贴心的教育,使大家明白了“守大山就是守江山,护库房就是护国防”的深刻道理,官兵们的吃苦精神、爱库意识大大增强。

  这件事也给曹四军带来思考:吃苦不是目的,让战士在守大山、护库房中增长知识与才干,才是更有意义的事!为给战士插上一双奋飞的翅膀,他与党支部成员研讨后达成共识: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学业务、练书画、搞培训等活动,让官兵业余生活充实起来,“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日渐浓厚。

  与此同时,曹四军还积极联系技工学校,相继开办了6期文化夜校和3个实用技能培训班,鼓励大家参加函授学习。通过努力,队里有两名战士考上军校,不少战士凭借在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退伍返乡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给组织

  一份合格的答卷

  鄢陵离部队不到100公里,但自从当了指导员后,他从没在家过过一次春节。由于长期两地分居,4岁的女儿见到他不是躲就是哭,更不肯叫“爸爸”。单位考虑到曹四军的家庭情况,有意调他到许昌工作。但他每次都说:“这里的官兵更需要我。”

  有一年麦收季节,妻子劳累过度,实在撑不下去就给曹四军打电话,希望他能请假几天回家帮忙,可他因处在工作总结阶段而不能离开,满怀内疚的他挂断电话后给家里寄去了500元,又一心扑在了连队工作上。一个战友来看望他时,看到环境如此艰苦,就劝他转业,而曹四军却写了一首题为《心态》的诗赠给战友:“名利二字人常见,快慢不计得失间。知恩图报尽忠诚,人生并非顺风帆。回顾行程山连山,思远想深天外天。谁人能解君忧愁?唯有知足心放宽。”战友深受触动,归队后就给他打来电话:“是你的行动,改变了我。”

  如今,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曹四军,被调任总库卫生所所长,然而他视官兵如亲人的本色丝毫不变——定期到官兵中巡诊,对官兵的疾患想方设法进行救治……

  患了顽固性皮肤病的徐维鹏,全身瘙痒,去医院看了几次都没见好转,为了治好小陈的病,曹四军四处奔波多方寻医,经过一个多月的悉心照顾,徐维鹏的病痊愈了,他眼含泪水感动地说:“部队是个温暖的家,曹所长好比自己的亲生父母呀!”

  “组织是沃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官兵是亲人,自己的价值是在为官兵服务中体现,为官兵服务的‘考试’没有结束,我定给组织一份合格的答卷。”近年来,曹四军所带连队4次被济南军区装备部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党支部3次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先后被军区装备部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