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庙,位于磨街乡政府所在地西北,在禹州、郏县和汝州三县交界处,距市区30公里,下辖各自然村沿山路零星分布,其中关庙村位于最南侧,往北依次为老雪沟、温沟、孙家庄、磨泉村,秦家门位于最东侧,葛花架在最西侧,村与村之间被山体分隔。关庙周围梯田环绕,整个古村落选址考究,避风向阳,便于生产生活。
关庙村古河道在伏牛山刘尖山脚下,西南、东北走向, 全长3500米,宽4米,贯穿秦家门、孙庄、温沟、老雪沟4个自然村,曲曲弯弯,有明有暗,一侧岩石高耸如云,清清泉水四季长流。关庙村多山缺田,这里的先人们为了生存,便在山沟里修筑暗渠,垒堰屯田。当山洪暴发时,洪水随暗渠流走,而泥土却被石堰挡住,形成大大小小的梯田,起初的田地很小,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大可卧头牛,小可放张篓”的俗语,真实地描绘了关庙村田地之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里便有了1500块田,约1200亩耕田。
村子不远处有一座关帝庙,建于宋朝末年,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青石铺底,四面青砖垒砌,屋梁龙凤、飞禽走兽等雕刻清晰。现有房屋12间,并有石碑若干,大多被毁坏为石块,用于修砌房屋,另有完好清代石碑五块,院内有千年五角枫树一棵。因为村落依傍关帝庙而建,故名关庙村。
2016年7月,磨街乡关庙村被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传统村落。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人物苏学,在抗战时期演绎了一段传奇人生。苏学生于1915年,磨街乡磨泉村人。苏学的父母生下苏学三兄弟后,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养不活更多的孩子,老二被卖到郏县,老三夭折。家贫出孝子,苏学从小就非常懂事、孝顺。前几年,苏学的母亲得了哮喘,苏学花光了微薄的积蓄给母亲治病。第二年,母亲旧病复发,苏学卖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继续给母亲治疗,十里八村的老乡们都知道,磨泉村的苏学是个大孝子。苏学没上过学,也从没走出过小山村,是个淳朴的山里汉子,说一不二,非常讲义气。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是“水河湖心”,东说东倒,西说西流,缺少主心骨。
今年七十多岁的村民徐树旺告诉我们,吕国祥时年23岁,山东人,个子不高,精神焕发,平易近人。当地老百姓谁家有了困难,他都尽量地给予帮助。工作之余,教村里的孩子们学文化,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眼里有活,谁家有了困难,吕国祥都会帮上一把。徐树旺的父亲身体不好,吕国祥就常常给徐家挑水。村里的老百姓看在眼里,从内心喜欢这个山东汉子
见多识广的土匪侯岳仗着是苏学的舅舅,满嘴跑火车。欺骗苏学说:“当今全国都在大暴动,共产党长不了,南寨还是王五少的天下。如果能把王五少救回来,咱俩可就立了大功,王五少肯定不会亏待咱们。到时候,你苏学还愁没有地种?”这句话让苏学动了心。为给母亲治病卖了地,落下亏空,度日如年,苏学梦里都想着能有地种。侯岳一看苏学的脸色,觉得火候已到。就继续承诺:事成之后,侯岳是司令,苏学就是副司令。既然舅舅说到这个份上,个大心实的苏学答应了。时年34岁的苏学还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滑向反革命的深渊。
吕国祥烈士(1926-1949),男,山东省五龙县人,出生于农民之家,是父母的独苗。幼读私塾三年,后投奔八路军抗日。1948年12月中共禹县工委平派吕国祥到禹县神垕区委开展剿匪,反霸,减租减息斗争,驻扎禹州市鸠山镇南寨。1949年3月28日晚农会中的不纯分子和流窜匪首相勾结。偷袭南寨农会,吕国祥和农会干部与匪徒展开激烈搏斗,后因实力悬殊被匪首侯岳、苏学扣押,次日凌晨被残忍杀害,年仅23岁,葬于禹州市1949年初,禹州西部山区还处在共产党与白匪的拉锯战中,斗争形式异常复杂。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吕国祥受上级指派驻扎在鸠山南寨。大地主王五少时任堡长,不配合农会工作,被工作组关押在南寨村部。土匪侯岳为了劫回王五少,来到关帝庙的磨泉村,找人高马大头脑简单的外甥苏学帮忙。
1949年3月28日,看似平静的南寨村暮色四合,星星悬在深蓝的天空,夜凉如水。吕国祥还在灯下记录当天的工作笔记。他不知道农会主席已经叛变,天刚擦黑就骗走了武装队长王海的枪。入夜,反革命分子侯根骗开了吕国祥的房门,一场反革命谋杀渐露端倪。激烈的搏斗中,吕国祥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土匪侯岳死死钳住吕国祥的双臂,苏学乘势咬了吕国祥一口,吕国祥鲜血直流。终因寡不敌众,吕国祥被敌人绑架。
当天夜里三点,苏学等人在南寨岭用乱石残忍地砸死了吕国祥烈士,引起极大的民愤。事发后,侯岳藏在一口枯井里躲过了众人追击,随后逃至宝丰被抓获,执行枪决,大快人心。苏学出逃薛山,又逃至中条山,如惊弓之鸟,无处躲藏。1950年7月,抗美援朝运动波及全国,赶上当地征兵,苏学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改名“苏泰昌”,奔赴前线英勇杀敌,这才有了将功折罪的机会。
嗖嗖”战火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上,一颗颗子弹从苏学(哦,不,苏泰昌)身边头顶惊心动魄地掠过,有一颗甚至擦破了他的耳朵,而苏学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此刻,他正在割下一个被他击毙的美军士兵耳朵,放在逐渐鼓起来的背包里。每次参战,苏学都会这样做,他不识字,每击毙一个敌人,就割下他的一只耳朵。每次战役结束,苏学的背包里,总是收获满满。他的志愿军战友们都特别地佩服他,因为苏学作战勇敢,胆大心细,战术灵活,杀敌英勇。闲暇时间,苏学全部用来认字学习。渐渐地,苏学能阅读报纸了,也理解了许多革命道理。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结束。苏学被评为战斗英雄。通知一下达,苏学如坐针毡,他主动找到连队领导坦白:自己是杀害革命烈士吕国祥的刽子手!连长和指导员当场目瞪口呆。
1955年,席卷全国的“肃反运动”开始,小小的磨泉村也不例外。经过战争洗礼的苏学具备革命军人素质,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年已不惑的苏学从内心深处感激共产党的不斩之恩,并且不计前嫌,给有罪的他分了田地房屋,使他安居乐业,享天伦之乐,还能经常到大队部看报学习。苏学有自知之明,杀害革命干部,自己有罪,该还的终究要还。所以,当肃反工作队通知苏学开会时,苏学并不逃避,他相信共产党,不会冤枉好人,但也不会放过敌人。苏学勇敢地承担自己曾经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束手就擒。被关押在河南省第三监狱,判处15年有期徒刑,押至青海监狱服刑,接受革命改造。1971年,苏学刑满获释,留在服刑的青海监狱食堂帮厨。1982年,67岁的苏学叶落归根,回到故乡磨泉村,儿孙绕膝。
关庙村是典型的山村,村庄被群山环抱,北依跑马岭、磨盘山,西扶黑石炮山、刘尖山,东靠金山岭、大山头,中间以龙山为首。大小山头36个,山上植被茂盛,四季常青,有珍稀物种橿树、五角枫树,还有崖柏、葛花架和麻栗树等。冬天,人们还可一睹红腹山鸡的风采。(红腹山鸡又名金鸡,羽色华丽,头部有金黄色丝状羽冠,为我国特有鸟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坐落于关庙村中心位置龙山山顶的龙山寨,修建于民国十七年,乃当时居民为逃避战乱,在龙山山顶所建。龙山寨选址考究,四周群山俯首并有河道隔离,独具一处,让人止步,现存有完整寨墙、寨牌。
关庙村避风向阳,村落、院落因地制宜,沿山势而建。位于关庙村西南部,座东北、向西南的石头窑洞,建于上世纪50年代,当地人为了便于生产生活,由龙山寨迁移至此。石洞之间错落有致,石窑洞全部为青石浆圈,冬暖夏凉。
始建于清朝的苏全记家老宅,其门楼、刀座、东西厢房为砖石结构建筑,砖雕精美,屋面采用石材与青砖混合搭建而成,院内依山而建一处窑洞,整个院落格局保存完好,充分体现了当地民居特色。
历史悠久的孙氏民居,建于宋朝后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现有完整房屋58间,布局合理,其中四合院3处,房体全部用石头砌成,砌缝如线,石块方正,房顶青瓦扣成,做工独具匠心,道路为石阶,仅供一人行走。
老乡公所位于孙氏民居对面,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为三间上下两层,四周墙体青石浆砌,楼层为木板结构,1949年至1953年,由现在的南寨村、九孔村、西学村、关庙村四个村在此办公,1949年皮定均将军下派吕国祥、魏淑兰同志曾在此居住办公(后被土匪杀害,现埋葬在烈士陵园)。乡公所后撤并废弃。民国、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特色风貌民居42处零星分布于关庙各个自然村,其环境风貌大致保存,这些特色民居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与农耕文化之大成,具有历史厚重感,为典型的古代传统聚集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