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邵志》云:书堂山南六里东曰朵耳山,上有元魏延昌二年造像记,名曰婆臼。其南水泉甚浅,地名浅井。掘地七尺得水,他处不能。
唐宋属大騩乡;金元属东张镇逍遥里、韩城里;明属张翁都东张里,七里都逍遥里、西张里、韩城里。清属锡章里岜村镇。民国初为锡章区八区;1941年属东张镇。1948年禹州属五区,即现在的浅井镇。据宋氏族人介绍,明代,宋姓自山西洪洞迁往内地,弟兄三个分居郑州宋砦、新密、浅井等地。
第一次来浅井探访宋家大院是2006年8月21日。这个外表看上去破败不堪的地方,实在对我触动很大。2018年来此,是参加宋聘三故居修复启动仪式。
这里不仅有一个清代遗留的聚落群,更因为,这里还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宋聘三的故居。我曾经在网上发出《禹州发现清代民居建筑群,宋家大院再现昔日风采》的文章,引起极大轰动,当时,浅井村还没有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所有的院子和故事都湮没在历史的云烟里。之后,我因为编修地名志和陪同客人的需要,经常到村子去,用镜头纪录这里的一草一木。
宋家大院位于禹州市城北二十公里的浅井乡浅井村,是一处距今二百多年历史的清代建筑群。在该村东西两条大街两侧,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古色古香的门庭和院落,残破的青砖绿瓦掩饰不住昔日的富裕和繁华,从宋家后代的描述中让人浮想联翩,怀古思今。
宋家大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该民居建筑群建于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是明未清初从山西洪洞迁徙而来的宋氏家人用几代人的心血建造而成。村中央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一眼大口井,该井深一丈有余,水面离井口近在咫尺,浅井因此而得名。井旁有一石条通向附近小庙,因此村中流传着“七石一盘井,一步大石条,两庙八根椽”的谚语。据浅井村党支部书记宋木义讲,宋家大院共有8个院落,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房屋300多间。每个院落南北一字排开,由三个独立院落组成,是北方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建筑,兼有江南园林风格。房屋建筑具有明显的特点,房基四周及台阶全部用大块青石铺成,窗户、屋檐均有镂刻或雕刻蝙蝠及福、禧等字样,意即吉星高照、福海无边。建国后曾在此地工作多年的原禹州市文管所所长教之忠每到此地都如数家珍,他指着至今保存完好的刻有八仙标志的木窗说,这种建于清代至今保存完整的雕刻工艺代表当时较高的雕刻艺术,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能保存至今,实属罕见。他说,宋家大院从建筑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该建筑的风格还是构建用料都是极为讲究的,是清代后中期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其中建于清光绪33年的“大房院”建筑工艺极为讲究,据原房屋主人宋枝淦的后人讲,建大房院时要求一个工匠一天只能刨出三根椽子,一天只能磨三块石头,一天只能铺三排瓦。大房院是仿县衙建筑,气势宏伟,廊柱环绕,房基高抬,庭院深深,让人顿生肃穆之感。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宋家大院同样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中国早期革命先烈宋聘三、原空军某部师级干部宋中林、与原河南省政协委员宋耀林就出生居住于此,他们的故居是宋家大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宋聘三同志早年留学日本,并参加同盟会,应邀参加过国民党一大,多次被孙中山先生召见,并委派到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参加革命秘密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1929年期间受组织委派,在禹县一带领导和开展革命活动,曾是禹县、许昌、新郑、登封、密县五县党组织负责人,1929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叛徒出卖,在押往开封途中英勇就义,其故居门前挂着“宋聘三故居”字样。今日,当我们踏上宋聘三烈士的故地时,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经过岁月风霜洗礼的庭院在烈日的照耀下仍然熠熠生辉,似乎还能从中找出英雄先烈生活的影子,还能感受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其子宋富国至今珍藏着父亲宋聘三和中华民国的创建者孙中山先生的合影,印证了当年革命先驱英勇无畏、救国图强的革命精神。“宋聘三故居”于2002年被禹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宋家大院从发扬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开发性。
记得多年前走进大房院的时候,正赶上当地文化站组织村民在大堂里演练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浅井乡政府文化干事宋文彬介绍,大房院是宋家大院保存最完整的院子,过去这里做过乡供销社,还做过月饼加工场,这里一直有人居住,并且热闹非凡,整个建筑和雕刻保存的比较好。村党支部书记宋木义专门给我们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事情。就是在“文革”刚开始的时候,有人专门把大房院大厅前边窗户上边的两处壁画用泥吧护了起来,说话间,他找人拿梯子上去把泥吧一点点去掉,墙面豁然开朗,露出了鲜艳的壁画,整体是八仙的图案,左边四个,右边四个,画面栩栩如生,图案光鲜如初。大家惊叹间,大堂里传来锣鼓声,一中年妇女和一年长老者正在对唱,门口和窗口有人在观看,两个头戴虎帽的孪生男孩怯生生地坐在门两边的石墩上,俨然一对把门的小虎,可爱至极。众人端起相机拍个不停,戏曲和小男孩为此次探访增添了几分兴致。
我忽然想起了个词,叫“戏里戏外”,又忽然想起了个词叫“恍若百年”。因为,大房院的梁檩上写着:光绪33年,即1907年,刚好101年。
百年古村落,百年老建筑,不仅保留了一段珍贵的乡村记忆,更因为宋聘三的名字而让他熠熠生辉,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