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关、张,系指蜀汉政权的刘备、关羽、张飞。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时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后举兵镇压黄巾军。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张飞,字翼德,涿郡人。张飞与关羽俱事刘备。
刘、关、张在许都,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建安元年,“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刘备)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元年,“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关羽、张飞也随同刘备来到许都,“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刘、关、张这次在许都,直至建安四年冬才离去,为时3年多。著名的“韬晦之计”、“煮酒论英雄”、“许田围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韬晦之计”,是说刘备在许都期间,为了防备曹操识破自己的政治野心,借以保全自己,便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装做不留心天下大事的样子,使曹操觉得自己不是办大事的人,从而放松警惕。“煮酒论英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记载:“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恰好这时天空响起了一声闷雷,刘备乘机来掩饰自己。刘备这次在许都,参与了董承谋诛曹操的“衣带诏”事件,日夜担心事发。“闻雷失箸”当是他怕曹操识破自己真实面目的心态反映。其实,这时曹操并未发觉刘备与董承的密谋,“煮酒论英雄”不含杀机,是曹操给予刘备的高贵礼遇。所以后人有诗美其事曰:“绿满园林春已终,二人对坐论英雄,玉盘堆积青梅满·金斝飘香煮酒浓。”刘备这次在许都,虽然行使韬晦之术,但他的勃勃野心,曹操的谋士们早有觉察。《三国志·武帝纪》载:“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主张杀掉他以除后患。但曹操不许,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直至建安四年冬曹操遣刘备去下邳截击袁术时,程昱、郭嘉又对曹操说:“刘备不可纵。”于是曹派人去追,但为时已晚。“许田围猎”,是说曹操、刘备、关羽、张飞陪同汉献帝于许都北30余里的许田打猎,时曹操用汉献帝的金令箭射中一鹿,众人以为是皇上箭法高超,齐呼万岁。而曹操却放马遮在献帝前面,迎受欢呼。这惹怒了刘备身后的关羽,他提刀拍马欲杀曹操,刘急忙制止。此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注有云:“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摇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可见,许田围猎亦实有其事。现今许昌县许田射鹿台,就是当年许田围猎射鹿的地方。据传,古时许田一带林木茂密,獐鹿成群。曹操迎献帝来许后,曾在此筑台建亭,陪同献帝常来此游猎,世称此台为射鹿台。现在台高约3丈,台基占地约5亩,台前有石碑两通:一为清康熙年间许州吏目滕之瑚所书“射鹿台”,另一通碑系清乾隆十二年立,碑文曰:“许田射鹿其事,不见于经史,岂陈寿辈为曹讳也!然关侯尝语先主曰:许田猎下,若从某言,必无今日之厄,是则实其事矣。”后人有诗云:“游畋为有阿瞒陪,遗迹犹留射鹿台。”
汉魏故都近旁的张飞庙就是为纪念张飞在许都的逗留而筑。张飞庙,亦叫汉张公祠。址在张潘镇古城村,祠建于6米高的土台上,围以寨垣,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始建年月不详,重修扩建在明、清,庙中奉祀张飞,还有刘备和关羽。据传,此处曾是许都官驿,他们兄弟三人来见汉献帝时,曾驻此。庙内有明嘉靖七年(1528)《重修汉司马张公祠》碑一通,长2米,宽0.65米,厚0.17米,碑文盛赞张飞的智勇节义。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公寨。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20余座,鳞次栉比,巍峨壮观。这里还有五大奇观:一是庙前“三姓树”,俗称刘、关、张拴马柏;二是门洞里的风雨石,可测阴、晴、风、雨;三是庙门建造奇巧,是寨门,又是洞门,还是山门,上是门楼,又是戏楼;四是张公殿前立有明、清两通地震碑;五是山门上砌有数以千计文饰精美的汉砖。
关羽在许都,更是情有独钟。他曾经两次足踏许昌大地抛洒了“忠、义、勇”的斑光,留下了“两院英风”、“灞陵挑袍”等传说故事和名胜古迹,铸就了许昌的关公文化,使许昌成为关公文化的发祥地。关羽第一次到许都是建安元年同刘备一起。第二次是建安五年(200)正月,这时曹操东征刘备,备败奔绍,关羽于下邳被逼降曹,同刘备的甘、麋二夫人来到许都。《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擒关羽以归。”关羽这次在许都,为时约4个月,曹操爱其“勇果非凡”,一心一意想收留他,礼之甚厚,拜偏将军,赐府第,赠锦战袍,赏上好战马,送金银美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富贵之至。但关羽却不动其心,不移其志,“身在曹营心在汉”,“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始终效忠刘备。他在许都期间作的一幅“诗竹画”,内中的名句“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就表达了他忠贞于刘备的赤诚之心。大约是建安五年四五月间,在官渡之战的前哨战中,曹操“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关羽于马背上手起刀落,斩了袁绍麾下“勇冠三军”的名将颜良,因而被封为汉寿亭侯。不久,当他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的消息后,将曹所赐金银财宝封存起来,将汉亭侯印悬挂起来,并写《辞曹书》云:“窃以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内,日在天之上普照万方,心在人之内以表丹诚。丹诚者,信义也。某昔受降之日有言曰:‘主亡则死,主存则归。’新受曹公之宠顾,久蒙刘主之恩光。丞相新恩,刘公旧义。恩有所报,义无所断。”于是策马扬鞭,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离曹而去。消息传开,曹营的一些将领主张追而杀之。但曹操却赞其节义,说:“不忘故主,笃守信义,真丈夫也,汝等皆效之!”旋即赶到灞陵桥送别,并赠锦袍一领,关羽恐其有诈,以刀挑袍,飞马而去,现今许昌市春秋楼关圣殿文物区,相传是当年关羽及其二位嫂嫂居住的地方,城西八里的灞陵桥则是关羽辞曹挑袍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