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许昌市民政局聚焦养老领域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探索路径。结合工作实际,探索以社区为依托,以科技信息平台为纽带,以“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有机融合的办法,逐步满足社区居家老人托养、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方面需求。规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出台许昌市《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化建设意见》《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方案》,规范城乡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服务功能、运营管理、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等,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探索实行社会化运营。对市区2018年底建成的8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养老服务运营商连锁运营,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多样化的专业服务。
发放惠民补贴。落实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对80-89岁,90-99岁和百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按照每人每月50元、100元、3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实行市区特殊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助,对70岁以上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老年人、80岁以上失独老人、80岁以上重点优抚对象开展精细化服务,目前建立近70万份老人档案,加盟商户约2000户,开展助老员培训7次,呼叫电话7万多次,工单派发3000多单,开展紧急救援2次。
破解就餐难题。为了解决高龄、独居、空巢等老年人“就餐难”等问题,魏都区率先启动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助餐试点项目,按照“政府补贴、企业让利、老人受益”原则,依托专业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精心筛选出7个社区助餐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卫生便利、物美价廉、高效专业的助餐服务。魏都区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已达8300余人,助餐服务累计约12万人次,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按照“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工作思路,依托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建立以志愿者为骨干力量,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阵地,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知识公益讲堂”,从微信视频功能应用、消费场景支付应用、“健康码”操作应用、预防电信金融诈骗等方面,给予老年人基础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手机应用能力、常见电信诈骗识别能力。志愿者和老年人结对子,手把手教会老年朋友填写“健康码”个人健康与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信息,以及如何出示“健康码”,帮助老年解决手机应用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