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三次全市民政会议召开以来,魏都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小、困、残”等特殊群体需求,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等核心职责,全力推动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本民生保障更加精准有力
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完善。健全完善各项低保制度,构建起以低保为基础,特困供养救助、重大传染性疾病救助、流浪乞讨及火灾等突发事件临时救助、“一元民生”救助为补充的全口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防线。依托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以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数据为基础,定期开展数据比对与动态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困难家庭,通过入户走访核实情况,精准落实救助标准调整、保障对象增减、救助待遇取消等措施,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施救”。深入实施“一元民生”救助保险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撬动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织密救助网络,筑牢民生底线,打通应急救助的“快速通道”。2020年以来,共发放低保资金8604.91万元,发放特困供养资金304.37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6.97万元,“一元民生”项目共理赔74人34.66万元。
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深入开展。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机制,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500.16万元。持续推进“精康融合行动”,联合新兴街道办事处祥泰社区挂牌成立“魏都区精神融合康复工作站”,大力提升全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水平。严格落实儿童福利领域相关政策,对辖区内儿童定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与区直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强化数据比对,精准研判保障资格,扎实做好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工作,确保“应保则保、应退则退”,精准保障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不断加强老年助餐场所建设。目前全区已完成老年助餐场所建设47处,其中14处老年食堂已推出惠老价格并开始运营,20处老年餐桌及13处助餐点均完成挂牌并进入试运营阶段,12处老年食堂、20处老年餐桌改扩建补贴验收工作已完成,为助餐场所规范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养老顾问服务模式创新推广。自2024年3月项目启动以来,魏都区以资源整合为抓手,构建“区级服务中心-街道工作站-社区服务点”三级联动养老顾问服务网络。该网络以28家养老机构为专业支撑,13个街道办事处为统筹节点,89个社区便民场所为服务末梢,实现养老服务触角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养老顾问团队累计为2000余人次提供精准咨询服务,开展智能手机培训、防欺诈宣传、政策宣讲等公益活动,惠及老年人1800余人次,为老人提供链接服务700余人次。针对有机构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施“需求评估-机构筛选-实地对接-入住跟踪”全流程服务,成功帮助10余位老人入住理想的养老机构。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轮椅、助行器、护理床等辅具租赁服务24人次,缓解了短期使用辅具的经济压力。对接优质家政资源35人次,提供日常保洁、助餐助浴等贴心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生活无人照料”难题。
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严格建设标准,抓好统筹推进,持续强化“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15个,包括1个区级特困供养机构、13个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12家社会办养老机构,总床位达4332张,护理型床位占比67%,“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形成。同时,严格按照新建居住区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30㎡、已建成居住区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20㎡的配建标准,落实新建小区养老用房清理移交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5个小区养老用房配建移交手续,移交面积共8120㎡,为养老服务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婚姻登记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创新婚姻登记服务形式,增强仪式感与纪念意义。在“二月二”龙抬头、“520”、七夕等特殊时间节点,精心布置中式登记场景,组织集体婚礼、集体颁证活动;联合魏都区文旅部门推出“结婚登记进景区”特色服务,大力弘扬文明婚俗。常态化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弘扬正确婚恋观”宣讲活动,开设婚姻家庭公益课堂,多维度引导新人树立健康婚恋观、家庭教育观,助力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
移风易俗与文明殡葬建设深入推进。扎实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发放《全市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免收政策图解》,清晰列明1140元减免费用对应的7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广泛宣传节地生态安葬每具遗体骨灰1000元补助政策,开展《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惠民殡葬专题宣讲。在清明节、中元节等祭祀关键时期,综合运用传统与新媒体宣传手段,通过发放倡议书、电子屏展示、悬挂标语、街道社区干部入户讲解及许昌日报网信版、魏都融媒、微信群等平台推送,全方位传播文明殡葬理念,累计发放殡葬惠民补助宣传页2000余份,悬挂文明祭扫宣传横幅155条,设置电子屏宣传标语20条。开展“万人殡葬宣教”活动,引导群众破除封建殡葬陋习,树立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新风尚。
稳步运营“魏都爱心粥”公益项目。印发《“魏都爱心粥”日常监管方案》,组织召开“魏都爱心粥”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指导各街道开展项目活动满意度调查,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已运营北大、西关、东大、文峰、新兴、五一路、西大、丁庄、南关、灞陵等10个街道的爱心粥屋,累计为辖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特困对象、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馒头、包子、鸡蛋等早餐127.7万余份,惠及服务对象66.9万余人次;吸引4.46万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其中党员志愿者约1.3万人次,充分彰显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责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