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我市高温极端天气增多,为确保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遇困人员等困难群众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救助,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重要部署,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全力确保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遇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安全过夏。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许昌市民政局高度重视高温极端天气救助管理工作,召开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工作会议,对此次专项救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向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转发了《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开展2025年“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流浪乞讨人员、拾荒露宿人员、流浪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开展分类救助,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制定相应的救助方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市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提前储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并检查维护救助车辆,为专项救助行动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强化协作联动,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主动与公安、城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协作联动,建立了极端天气预警、街面联合巡查和快速响应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对车站、繁华地区、桥梁涵洞、建设工地、闲置楼盘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加大巡查、积极劝导街面流浪乞讨人员进站避暑,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发放必要的饮品、食品、防暑降温药品,并做好后续跟踪劝导工作。
三是强化宣传,凝聚社会救助合力。在许昌日报、许昌市民政局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布全市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借助日间照料中心、福利彩票点等民政服务机构设立临时救助点173个。同时在人流量大的广场、外来人口密集地带的醒目位置增设21块救助引导牌。积极发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力量,协同做好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管理等工作,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以及环卫职工、公交出租司机、快递员、夜间安保人员等参与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中来,在街头遇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各地流浪乞讨救助电话,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救助工作强大合力。
四是加强源头治理,防止再次流浪。印发《许昌市民政局关于开展流浪乞讨救助人员大排查、大回访、大落实“暖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对许昌市户籍的护送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和省内护送返乡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走访,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帮扶措施,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从源头上预防流浪乞讨人员重复流浪乞讨。
据统计,自“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开展各项救助宣传活动22次,发动群众3000余人次,发放各类救助宣传单7000余份,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共救助各类遇困人员204人次,组织街面巡查2052次,出动巡查车辆2052台次,出动巡查人次4681人次,储备各类救助物资487件,使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5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