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许昌话地名—千年古镇颍桥回族镇

时间:2025-09-17 17:44   来源:   作者:阅读次数

颍桥回族镇因位于颍河南岸、村北河上有古石桥得名,是许昌市襄城县下辖的16个乡镇之一,是襄城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位于襄城县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北依颍河,东邻311国道,中有颍塚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8.58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020年12月,颍桥回族镇北街村获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颍桥建设街村和颍桥北街村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六部门联合命名为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2023年颍桥回族镇被河南省民政厅命名为“第一批千年古镇”。

文物古迹

颍桥回族镇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不可移动文物15处。其中年代久远、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颍谷封人颍考叔的墓祠、城颍遗址。被明代与海瑞齐名的清官廉吏、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北京工部尚书的襄城人辛自修所赋诗称赞的“襄城名胜十景之一”的“颍谷寒流”,即现在的阴司沟遗址。另有子都坟遗址、颍滨书院遗址、古石桥遗址、明代清真寺、中共颍桥区委旧址等。

历史事件

颍桥回族镇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据明嘉靖年间《重修颍桥碑记》载:“凡滇、黔、楚、蜀之有事于京师者,胥取途于此。”为历代兵家争夺要地。数千年来,这里发生了许多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郑庄公“掘地见母”、哥舒曜平李希烈叛乱等,县志、党史上记载的有颍桥保卫战(抗日战争时期)、颍桥阻击战(解放战争时期)等。

历史名人

曹操曾说:“汝颍固多奇士。”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掘地见母”郑庄公、颍谷封人颍考叔、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征虏将军、被汉明帝誉为“吾之御侮”的祭遵堂弟祭肜。运筹帷幄、谋划千里的荀彧、清代有诗人刘青藜。现代有开国大校赵哲民、中央警卫团少将赵留江等。

乡土文化

历史上,颍桥回族镇积淀形成诸多鲜明的乡土文化。民间文艺表演“狮子爬天桥”、民间故事刘秀过颍桥、民间文学“谐星李三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名臣颍考叔”的故事、回族饮食文化等。在所有的乡土文化中,颍桥回族镇的烟草文化尤为引人注目。据《中国烟草通史》记载,颍桥是中国三大烤烟发祥地之一。1913年,颍桥镇北街村董松山作为始种烤烟的见证人,推动了我国的烤烟种植的发展,由此才有了襄城乃至许昌烟叶的大面积种植。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莅临襄城烟区视察,赞誉“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