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为老服务,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许昌市养老事业发展中心等3个集体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李远等6名个人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集体示范:创新模式打造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许昌市养老事业发展中心。立足“保基本、广覆盖”,推动“12345”养老服务体系落地,落实全市25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通过强化机构质量评估与安全监管、引导企业开展养老服务培训、加快智慧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养老服务规范化、高效化运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家庭联动的养老新格局。
襄城县紫云镇敬老院。通过适老化改造,设立生活照护、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五大功能区,全面升级消防、无障碍设施及康复器材。打破特困人员服务壁垒,面向社会开放床位,提供长期托养、康复护理等服务;延伸社区居家服务,开展日间照料、助餐及上门照护,现入住特困老人44人、社会老人32人,形成“机构+社区+居家”多元化养老体系。
许昌市益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建安区首批公建民营运营主体,投入超100万元对河街乡敬老院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紧急呼叫器、独立卫生间及防滑设施。与医疗机构协作开通绿色通道,开办老年食堂,累计助餐服务5230人次。推行“胖东来式贴心服务”,建立员工培训考核机制,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获得老人家属的广泛认可。
个人典范:深耕基层贡献敬老力量
李远:禹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股工作人员。参与禹州市29所敬老院提升改造,推动10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六助”居家服务3200余人次,主导建成94个老年助餐点,服务老人7万余人次,推动社区养老平台建设,培训养老人才1150人次,助力禹州市民政局荣获2023年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奖。
石宝杰:许昌市魏都区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创新“一对一”精准帮扶模式,为200余位独居老人配送物资,开通24小时养老顾问热线,服务2600余名老人,开设“银发数字课堂”助力1200名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建立辅具租赁中心,服务超100人次,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养老服务闭环。
洪秋平:河南东方祥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鄢国花语海棠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省老龄协会首位90后副会长,累计服务老人3万人次,制定“3分钟响应”安全机制,带领团队为老人提供泡脚、助浴等贴心服务,联合营养餐厅研发养生膳食,建立1300份健康档案,组织文艺下乡活动,举办2025年鄢陵首届老年春节联欢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陈炎奇:襄城县龙耀养老托管中心院长。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带领机构获评河南省五星级养老机构、二级甲等医养结合机构,推动服务从标准化升级为“一人一策”个性化照护,向社区延伸开展公益活动,打造有温度的智慧养老社区。
李宝安:长葛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推动老年助餐纳入市级“十大民生实事”,建成80处助餐点,主导8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创新“公建民营+慈善助力”模式,募集社会资金130万元,建成智慧养老监管平台,创建2个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两年内推进适老化改造1175户。
危小剑:许昌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参与起草《许昌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积极推动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落地,全市建成2个全国、9个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完成适老化改造8453户,建成463个助餐场所覆盖40%城镇社区和10%行政村,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4870余人次,并深入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