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区动态

建安区民政局厚植“为民”情怀 扛稳“民生”重任

时间:2024-08-23 17:17   来源:   作者: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建安区民政局全面落实省市民政部门决策部署,按照许昌市民政局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许民〔2023〕25号)、许昌市民政局关于印发《许昌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许民〔2022〕40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保障“稳定器”的作用,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进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打造高效、温暖、精准、多元的救助样板,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位部署,下好健全机制“先手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将扩围增效工作作为2024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低保扩围增效工作会议,要求层层传导压力,把各项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确保任务可量化、措施可操作、责任可追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延伸触角,画好主动发现“同心圆”。主动发现是接触群众的重要抓手和基层保障,我区紧紧把握主动发现机制功能定位,将其作为推动扩围增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进一步提高保障及时性、覆盖率。一是织密线下敲门“摸排网”。进一步优化完善镇(街道)、村(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网络,逐户分类排查,建立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台账,做到了底数全、情况明、类别清、对象准,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自工作开展以来,共走访调查1万户2万多人,及时将216户271人纳入低保救助,确保受助及时、救助全面。二是把好重点人群“识别关”。加大困难群众识别认定,科学研判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用足用好“按户施保”与“按人施保”相结合、低保渐退、家庭收入和刚性支出及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将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将重点监测对象全部纳入低收入人口预警范围,做到快速预警,快速分辨,快速救助,确保政策执行的及时性和精准度。三是用好数据赋能“快车道”。采取“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通过“建安融媒”“许昌民政”等工作平台,促进申办流程由“面对面”转变为“件对件”。同时加强与残联、医保、司法等部门联动、政策交流及信息共享力度,做到重点信息每月一比对。目前已对残疾人、医保中的大额自费较高人员、社区司法特殊矫正等人员数据交叉比对7000余条,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方式方法,扎实打好“扩围”,稳步实现“增效”,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做到了“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应救尽救”,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增强效能,激活基层服务“内动力”。为确保扩围增效工作长态推进、长效提升,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一是业务培训“提能力”。强化分层分类培训力度,举办社会救助及儿童福利工作培训班,相关工作人员共100余人参加培训,同时结合社会治理工作,为村(社区)书记及网格员解读社会救助政策,夯实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政策衔接及时,群众纳保精准。近期,建安区民政局组织对全区低保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核认定,在复核过程中,通过联合乡镇深入到每一户低保家庭,仔细核实家庭财产、收入及支出等方面的情况,做实做细了解“真穷与假贫”问题。二是量化职责“明要求”。对各镇(街道)主动发现、精准认定量化每日每组20户入户任务的同时,对工作落实不力、政策执行不细、人员管理不严等问题进行通报及问责,以反向约束保质保量完成低保扩围增效工作任务。三是转变作风“强纪律”。制定印发《关于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作风建设整治活动方案》,健全完善AB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目前已对3个乡镇(街道)20个(村)社区在纪律意识、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明察暗访,切实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建安区民政局将加大对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力度,规范救助业务办理程序,加强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大力推行救助政策宣传,进一步拓宽低收入人口保障范围,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方式,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政策执行精准性。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